为充分发挥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在校学生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求职准备,促进2022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于近日开展2021届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系列活动。每一期选取一位2021届毕业生,分享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社会活动、实习实践、职业规划、考研复习、出国申请、求职经历等方面的经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传播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王军利,听听他的求职故事。
王军利,传播学院2021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青年报。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校优秀共青团员
校优秀学生干部
福州市优秀共青团员
曾任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执行主席
找工作的核心是“认识自己”
在传播学院学习的四年,是王军利成长最快的四年。四年里,学院的老师们给了他许多历练的机会,让他更快 “认识自己”,学会了主动与人沟通、主动接触外界社会、主动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了从事传媒行业的基本职业能力,对此,他非常感激。
明确专业认知 摸索职业方向
入学之初的摄影课、摄像课帮助王军利打开了新闻传播和视觉影像的大门,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被记录,他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想起开学晚点名时,辅导员说新闻传播学是实践型文科,希望大家多多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积累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四年之后“承传播的荣耀”!这席话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并影响着他的大学四年。
大一时他就加入校青年通讯社新闻采编中心,希望从校园记者做起,开始自己的新闻探索之路。从报选题、采访身边的同学老师、打磨稿子、做新媒体推送、出报纸,看似不起眼的每一次进步和努力,都在无形中让他的羽翼更加丰满。在大一结束时他就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并不断朝着目标努力积累。他参加校园记者风采大赛、榕城高校记者挑战赛、青年新闻人——我们与改革开放一起走过联合采访活动等等,在不断试错中发现不足,并针对性地改进提高。
不断勤奋钻研 苦练自身内功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这也给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王军利很大的启发。
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他坚持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讲话和精神,不断锤炼新闻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新闻采写报道的本领,也在专业记者的带领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实践。他相信只有扎实的采访和挖掘,才能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努力终有回报,终于,他在《中国青年报》陆续发表新闻作品,其中《一份审计报告撬动的环保“大文章”》登上中青报头版,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多家媒体转载;“起床困难症”的青年调查稿件登上微博热搜前列,引发青年对于“起床困难”的关注和讨论。
在专业学习中,军利不断拓展阅读范围、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和比赛,先后获得福建师范大学记者风采大赛一等奖和榕城高校记者挑战赛二等奖。大四学年,他积极准备考研,虽然未能如愿以偿,但也使他更全面地了解了新闻传播理论,为今后投入新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他参加了新京报“我们”视频热点组的实习活动,在实践中磨练本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积蓄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他专注于深入社会、扎根实践。在2019年7月,他跟随校团委前往宁夏固原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与调查走访,看到了在脱贫一线奋斗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百姓,也明显感受到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变化,让他深受鼓舞。8月,他跟随审计署和中国青年报前往审计署昆明特派办,深入采访云南、贵州两地的扶贫审计和易地搬迁安置工作,探寻抚仙湖的治理工作,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获得国家审计署颁发的“最佳文字记者”荣誉称号。在《中国青年报》专业记者的带领和帮助下,他也越发觉得新闻是“跑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因此,他更加坚定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写出高质量的新闻。
突出个人优势 适配工作岗位
“如果感觉倦,就不妨换个赛道”这是王军利一路面试下来的体验,也是他从考研失败中豁然开朗的一剂良方。有人选择继续二战再去拼一次高下,也有人投入了考公务员的竞争中,而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狭窄的路。沿着自己的专业特长、过往经历、个人优势,划出一条相交线,而这条线指向自己的职业方向。
3月初考研失败后的他迫切需要外部的认可和鼓励。他只身来到北京,在第一个月时白天实习、晚上投简历、分析岗位和自己的匹配程度,每天还要花费2小时往返住处和报社,期待着收到面试和笔试的通知。
2月底,他报考中国青年报的采编岗位,在历时近半年准备中,他认为在专业笔试上,除了基础的行测申论入门,更重要的还有专业知识、新闻实务、热点新闻事件和时事政治的内容。在面试环节上,他在应聘其他媒体单位时也总结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心得和技巧:
一是积极主动。主动体现出你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渴望,能够在面试中增加印象分。比如可以提前到面试地点、及时询问招聘进度、主动和面试老师交流,在群面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准备好和岗位匹配的简历。注意一定要和岗位匹配,千万不要各种经历获奖都写上去,突出重点、突出数据、突出成效,比如面试记者和新媒体运营的岗位就要略有不同。同时也要多打印几份个人作品,提前把个人新媒体或视频作品链接整理好,放在手机备忘录里。
三是充分了解面试单位。比如提前了解面试单位的内容和工作,甚至是笔试面试的内容。因为面试老师很可能问你对面试岗位的了解程度,如果能够准确说出,那就很加分了。此外还可以提前关注一下面试单位的内容产出,既可以考察风格是否与自己相符,也可以考察该单位的活力和质量。
四是运用好知乎、微博等网络社区。参考前辈的面试经验,甚至可以找到报考同一单位的朋友。他在知乎上找到了去年参加团中央考试的同学,就给我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
五是及时关注招聘进度。面试笔试结束后,可以询问老师出结果的大致时间,方便在多个单位选择时间冲突时进行协调平衡。
最后王军利提醒同学们,“刚上大学时,我也在看着学长学姐选择了这样那样的道路,也在尝试和模仿他人的成功道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会像某某学长一样如何如何。不过时间长了,慢慢发现我和他们并非完全相同,面对的内外条件也不可同日而语,而我们也会走出各自不同的道路,成为别人的故事和经验。”因此,他建议正在浏览这篇经验分享的同学 “必须清醒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和想要面对的生活”。
王军利在一线采访